“雙十一”剛過,正是快遞集中收發的時段,收發快遞是否存在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應該如何防范這類風險?商場、超市是與老百姓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公共場所,面對當前疫情傳播風險,又該如何避免交叉感染?對于公眾關心的這些問題,11月1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給出了權威解答。
收發快遞是否存在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
11月10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寧夏回族自治區分公司銀川郵區中心工作人員在分揀車間進行消殺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當前,快遞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尤其“雙十一”剛過,正是集中收發快遞的時候,很多人會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介紹,快遞傳播新冠病毒,應該同時滿足這幾個條件:
第一,在收運快遞的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
第二,在收快遞時,快遞物品上面的新冠病毒還存活。
第三,在接收快遞時,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
如果快遞有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我們應如何防范這類風險?
11月11日,在重慶市九龍坡區一個居民社區的快遞臨時放置點,青年志愿者在對快遞件進行噴灑消毒。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針對快遞傳播新冠病毒的三個條件,張流波介紹,預防快遞傳播新冠病毒,也要從這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設法避免污染:如中高風險地區暫??爝f業務,暫不收取高風險人群、發熱病人交寄的快遞;快遞員要加強健康管理,確保不被感染,不帶病上崗;快遞轉運途中要做好保護,包裝不直接暴露在外。
第二,在收遞快件后及集中分揀環節由快遞公司對快遞表面進行消毒處理。
第三,大家在收快遞時做好適度防護,戴口罩,手套,人員保持一米距離等??爝f的表面包裝不帶入室內,確要帶入室內時可以采用消毒濕巾六面擦拭消毒或進行噴霧消毒等。處理完快遞后一定要做好手衛生。
商場、超市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室內公共場所,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11月10日,在哈爾濱市香坊區一大型超市的蔬果區,市民在選購蔬菜水果。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商場、超市等室內公共場所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如何確保這些場所的安全?張流波介紹了七方面注意事項:
一,對重點部位、重點物品,要加強消毒。如購物車、購物籃應該用一次消毒一次,循環消毒。門簾、電梯按鈕、自動扶梯、柜臺臺面等地方應該增加清潔消毒頻次。地面、墻壁這些地方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二,關于中央空調。不管是全空氣系統,還是風機盤管+新風系統,都應該使用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對回風進行消毒處理,否則應該采用全新風模式。單純用最大新風量運行的,只是不具備條件的一個過渡階段,應該盡早用全新風,或者對回風進行消毒以后再運行。
三,服務人員應該全程接種疫苗,應該有健康申報制度、體溫檢測制度,要及時發現可疑的癥狀。
11月12日,在成都高新區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內,店員往貨架上補充糧油產品。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四,對顧客應該進行健康掃碼登記,便于追溯。應進行體溫監測制度,盡早識別可疑的可能感染者。在購物時應該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哪怕是過秤、交款、排隊的時候,都應該保持一米以上距離。
五,在付款時應該盡量選用非接觸的電子付款方式。
六,不管是顧客還是工作人員,都應該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同時,要做好手衛生。
七,如果發現了可疑病例或密切接觸者,應該及時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配合疾控部門采取相關的防控工作,在他們的指導下做好流調、隔離、消毒工作。
對于普通消費者,除了以上七條注意事項中的防護指南以外,張流波提示大家,去商超時要盡量減少去的機會和時間,進去是買東西,不是逛商店。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手很難及時清潔消毒。應該如何做好防護?
這是9月15日拍攝的鄭州地鐵5號線上的乘客。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有時手難免碰到門窗、座椅、拉環等部分,也有可能與其他乘客發生肢體上的碰觸,這樣的情況下,手很難進行及時地清潔和消毒。
對此,張流波介紹,如果在外面沒有流動水洗手的條件,要用手消毒劑來擦拭雙手。
在手消毒劑的選取上,張流波提示手消毒劑應該用含酒精的,這樣作用時間比較快,能夠很快達到消毒的效果。對酒精過敏的人群,可以用無醇的手消毒劑?!叭绻谕饷媸直容^臟了,又沒有流動水洗手,就可以用消毒濕巾來擦拭雙手,把手擦干凈,消毒紙巾上也有消毒成分,能夠讓手部達到消毒效果?!?/span>
——————————
文案:王瑩
參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內容
圖片來源新華社